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成立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2-01-01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 宣湘
2005年11月22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的“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今天成立了。这是我国政府推动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建设评价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加强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
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建立科学、完备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加强管理、有效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条件。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有效控制完全依赖于准确的包括生产线上在线测量在内的各项计量检测数据。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高准确度的计量检测已成为整个生产和工艺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产品出厂检验和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也可以计量检测为基础,离开了计量检测就谈不上对质量的评价。而且产品的技术含量愈高,复杂性和难度愈大,对计量检测技术的支撑要求也愈高。根据工业化国家的统计,计量检测活动占到国家GDP的4-6%;对于欧盟来说,这个比例相当于每年几千亿美元。美国NIST的报告指出,在高科技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计量检测的直接成本占相当比例。如光纤生产成本中,20%用于计量检测;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成本中,30%用于计量检测。因此,计量检测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企业计量检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企业计量检测工作。上世纪80年代,在文革动乱后的拨乱反正形势下,工业经济领域面临“全面治理”中央要求全国厂矿企业全面进行整顿,重点是生产秩序、产品质量,以及节能增效。当时的国家计量局与国家经委合作,在全国广泛开展了企业计量定升级活动。全国各行业几十万个企业通过活动,规范了计量管理,配备了必要的计量器具,培训了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人员,建立完善了计量体系。全国获得一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1025个,获得二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有16000个,获得三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约有64000个,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计量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企业计量定升级活动停止后,1993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在广泛听取企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计量管理部门地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企业计量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政府管理只能的转变,企业计量工作要进入依法自主管理的轨道,政府计量管理部门要积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管理计量工作的能力,加强对企业计量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使之有效地发挥技术基础的保障作用。
1995年,ISO 10012 国际标准制定后,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及时做出决定,组织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工作。结合学习ISO 10012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考核要求和考核程序,并委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组织培训考评员。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采取由政府计量管理部门给予指导、帮助,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有关部门组织考评员对企业进行审核,报国家局批准。自此开始在大中型企业中组织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工作。目的是引导企业计量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管理的道路,增强企业对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节能降耗和市场竞争的技术基础保证能力。
1999年,为加强中小企业计量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计量工作的意见》;2000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制定了《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组织实施,对强化中小企业计量技术基础和计量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各地质检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来,全国有930家企业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计量检测体系合格证书。此外,全国有数万家中小企业通过了计量能力确认。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证法》正式实施,对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转变政府职能,将评价性活动交由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国家质检总局决定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成立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依据国家标准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对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开展社会评价工作。
二、开展计量体系认证是现代化企业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企业计量工作来说,必须考虑如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已逐步溶入国际市场的现实要求,按国际标准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
目前,各国企业为了更好地溶入国际市场正普遍地按ISO 9000:2000族国际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作为支撑这个质量保证体系的企业计量工作,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范模式,即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它本身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计量工作发展的产物。开展计量体系认证,正是根据我国计量法律法规和认证认可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标准GB/T 19022《测量管理体系》(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0012),对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进行的一项评价活动。2003年底,新的国际标准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正式发布,我国就及时将该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开展计量体系认证是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完善、科学的计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技术基础。企业根据生产工艺。经营管理等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计量器具获得控制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经济核算所需的科学数据。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实现物料核算、节能降耗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凭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产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凭数据说话”实际上就是要凭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分析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正是在科学地总结了不同行业对计量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在国际上普遍推行的一种科学的计量管理标准。企业满足国际标准ISO10012:2003的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达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IEC17025检测和效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都会起到很好的基础保证作用。同时,企业获得计量体系认证证书,就得到了国际和国内外市场对企业满足ISO10012国际标准测量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可。通过这几年来在企业开展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的实践来看,企业的计量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强,不仅边线在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有了提高,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得到了提升,而且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三、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当前,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界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的十六界五中全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就意味着今后5年每年单位GDP能耗必须平均下降4%。这项任务十分艰巨。要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工业企业责无旁贷,而且也大有可为。据估算,我国70%的终端能源消费都来自工业企业。以石油为例:据中国石油节能协会介绍,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耗量很大,是其他行业的两三倍,而且在化工行业,能源往往又是原料,能源成本所占比例很高。目前能源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企业要节能降耗,数据的直接来源就是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准确度、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将直接影响节能数据的产生,进而影响企业领导层的决策。物料进出厂的计量、原料的验收、生产工艺工艺过程控制都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必要合理地配备计量器具。今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法改委联合下发了《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对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家质检总局开始组织修订国家标准《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计划在修订的国家标准发布后将依据这一标准对全国重点耗能企业的能原计量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促使企业节能降耗;同时,我们还在组织制定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对重点耗能行业的生产经营和节能降耗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明年,国家质检总局还将与国家法改委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国“节能先进企业”的表彰活动。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能源计量的管理,修订不能满足需要的国家计量规定规程,淘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高耗能产品。
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全社会的大事,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方面,开展计量体系认证,有助于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实现节能降耗。今后一段时期,计量体系认证的重点也是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国家质检总局将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以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